- 時間:109年7月25日星期六0900-1200
- 講師:陳佩儀(勵馨基金會倡議專員)
性別漫談第四堂課,女權會邀請勵馨基金會陳佩儀專員,以繪本「蝴蝶朵朵」為媒介,從繪本談熟人性侵與身體自主,給予學員性侵防治新觀點。反轉學員舊時僅防範陌生人的防治概念,學習尊重孩子主體。
佩儀老師在開始談蝴蝶朵朵前,以勵馨基金會收集改寫的劇本為例,起伏的讀劇聲,讓學員對於熟人性侵議題有初步卻深刻的認識。
在早期的家庭教育、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,再再告訴我們要懂得自我保護、要小心陌生人、要勇敢說不,然而這類要求孩子自我保護的概念裡存在著一項迷思,也就是當發生事件時會讓孩子覺得是自己沒有好好保護自己,受害者自責,外界也責難孩子沒有危機意識。
佩儀老師語重心長地表示要和孩子談「熟人性侵」是一個很難的議題,因此要如何建立友善環境,讓我們成為孩子相信的大人是重要的。要開始建立友善環境,我們可以先以「愛的保證」著手,也就是告訴孩子「發生這件事情不是你的錯」、「一定會有大人聽的懂、相信你、陪伴你」,避免指責孩子。此外,成人應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身體自主權,並且學習尊重孩子個體。佩儀老師以實務案例分享,多數加害者可能使用看似不重要或不經意的行為靠近孩子,逐步利誘、威脅,讓人難以防範,這種有計畫性的逐步靠近,讓孩子慢慢習慣而難以分辨身體的界線,且在發生事件的當下多為「驚、呆、逃」。
有學員回饋熟人性侵是重要議題,然而成人有時也會難以分辨加害者或一般友善的成人,譬如給糖、請求幫忙或是向孩子開玩笑等等,許多事看起來很日常普通;亦有學員是親子共學的說故事媽媽,認為大人應要培養自己的敏感度,並尊重孩子主體性,少以威脅體罰或利誘的方式教導孩子,若孩子在家中習慣了恐嚇(被警察捉去關)利誘(幫忙就給糖果)的模式,其他人亦可以使用這樣的方式引誘小孩。
朵朵繪本裡的最後展現各式各樣的朵朵,不同脾氣、不同膚色、不同性別的朵朵,而不是只有特定樣貌與性別,這也是在告訴我們受害者無特定的形象。佩儀老師表示當我們留意到孩子面對一些大人會突然不願意、不開心,或是突然在家中說自己肚子痛,或許要細心的留意到這些徵兆,並了解孩子為何會出現這些反應。但要孩子說出自己的秘密,前提還是須成為孩子信任的大人。
課程尾聲,佩儀老師以情境練習讓學員們學習該如何與孩子溝通、尊重孩子主體性,以及面對親友表達對孩子親暱行為時,可以如何調整。另外尚分享了身體自主權及性侵防治議題的相關繪本資源,以及若是發現朵朵可以如何通報,包含第一線工作者的責任通報、志工媽媽與一般民眾的通報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