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立委楊曜於衛環委員會質詢勞動部長許銘春,針對勞動部補助高雄市辦理彰顯女性勞動價值之活動提出質疑,並指出「廿五淑女墓事件是交通事故,與勞動與職場無關。」等語(引註)楊委員是不熟悉這段歷史?還是不清楚女性在職場面臨之困境?又或者欠缺性別敏感度?
高中六號船難,為何罹難者都是年輕未婚的女性?
1960年代,加工出口區需要引進大量勞動力,雇主首選的,就是薪資較低、溫順好管理、又沒有升遷問題的年輕未婚女性;而當時許多國中剛畢業的女孩們,為了減輕家中經濟負擔、協助扶養弟妹,或把升學的資源留給男性手足,放棄繼續升學的夢,將自已的青春與勞動力奉獻在基層的生產線。
船難背後的女性勞動權益與職場安全
本會訪談許多加工出口區女性勞工表示,當時為了賺取更多的加班費與獎金,尤其全勤獎金制度,雖名為獎金,卻是比薪資還高的重要收入,「每日做工、拼命做工」是成為生產線上的女性勞工日常寫照。1973年9月3日清晨,一艘每日往返旗津、前鎮的渡輪高中六號,滿載的是每日通勤的加工出口區女工。由於這天渡輪已延誤,女工們憂心上班遲到,影響到出勤紀錄,仍爭先恐後地上船,很不幸的,船隻嚴重超載、加上機械故障而釀成翻覆事故。這二十五位罹難的女工,年紀最小只有十三歲。
2008年更名為「勞動女性紀念公園」
由於傳統社會有「尪架桌頂無奉祀姑婆」的習俗,女性必須出嫁,死後才能享有香火祭祀,當時家屬依習俗將罹難者合葬為廿五淑女墓,許多老高雄人記憶中是嚴重的女工船難,但也有少部分民眾把其謠傳為陰廟、鬼景點或都市傳說,更曾有民眾惡意破壞墓碑,不僅是對罹難者的不敬,更是帶給罹難者家屬二度傷害。為了正名這群體貼孝順、認真工作的女性的奉獻,也讓社會大眾能持續檢討女性勞動權益與職場安全,在本會爭取下,2008年高雄市政府遂將廿五淑女墓更名為「勞動女性紀念公園」,每年除了辦理春祭追思這群罹難女工之外,更重要的是,藉由勞工教育與議題推廣,讓政府與民眾能在這段歷史中能持續得到提醒。
女性各項勞動權益的檢討改善
此船難是台灣嚴重的女性工殤事件,亦凸顯勞動權益的保障不足,此後事件後,我國政府逐年制定職業安全衛生法、勞動基準法等法規,保障勞工勞動條件及工作環境的安全。最重要的是,性別工作平等法的增修,減少職場中的性別歧視,期許讓台灣職場曾有的單身禁孕條款、同工不同酬、職場性騷擾等現象不再發生。
本會呼籲,勞動女性紀念公園不僅是緬懷這25位女性勞工的犧牲,讓我們看到女性勞動的價值,但更重要的是,高中六號船難後的五十年,台灣社會仍須持續提升民眾勞動條件、職場安全、職場女性權益、性別文化、勞動教育等不同面向的意識覺醒,讓我們的下一代,能有更安全、平等的勞動環境。
註:2023/04/12第10屆第7會期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質詢記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