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女權會長期耕耘社區教育、教材研發與各類性別意識培力課程等,期望陪伴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落實性別平等。有您的鼓勵,能讓我們在推動性別平等的路上做得更多更好,歡迎定期定額長期支持!

好想當爸爸-男同志家庭的收養歷程

這是「歡迎光臨我的家-多元家庭群像」的系列文章,這次我們要談的是一對男同志伴侶的收養家庭。👨‍👨‍👧🌈

近日到社區進行多元型態家庭的巡迴課程,依序介紹了核心家庭、單親家庭、隔代家庭、收養家庭、同志家庭等各類家庭類型。談起收養,根據衛福部社家署108年統計,全年度收養數為274人,國內收養141人,跨國收養133人,而國內兒童/少年出養的人數為289人,換言之,很多國內出養的孩子,暫時還沒有找到收養的家庭。

社區民眾看著收出養的故事,直誇「即使是沒有血緣的家庭,也很有愛」,這樣的感動擴大了我們對家的想像,我們也深信,收出養機構的專業評估與媒合,讓許多被出養的孩子,有了一個安全且溫暖的家。

不過,當談到同志家庭收養孩子的真實故事,社區民眾卻陸續發出了一些質疑的聲音:「為什麼異性戀收養小孩那麼辛苦,同志養小孩這麼容易」、「兩個爸爸沒有媽媽,孩子的性別觀念會錯亂」……

或許一時之間,沒有辦法立刻讓社區民眾消除疑慮,但我們分享這個家庭的故事,希望可以讓閱讀文章的每一個人,漸漸感受到同志家庭的溫暖與希望。

愛孩子,也讓孩子有家

男同志伴侶王振圍與陳俊儒愛情長跑15年,振圍自大學起就很愛孩子,甚至想過要開育幼院。他與俊儒交往後,兩人對成家與擁有小孩有了共識。直到他倆在工作、經濟、情感上都趨於穩定,兩人決定養育孩子,考量現實的經濟問題,因為到外國使用代理孕母的花費實在太昂貴,加上兩人並不在乎孩子是否要有自己的血緣,於是開始著手查詢收養的資訊。2018年,由振圍向社工機構提出「單身收養」的申請。

想當老爸不容易:歷時3年的收養程序

許多人對收養孩子的流程並不清楚,但收養流程其實相當嚴謹與繁複,是像卡通的畫面一樣挑寶寶?或是直接到育幼院帶一個孩子回家?當然不是!

最初的申請流程,收養者就需要諮詢及參加說明會,同一時間,需要進行各類書面申請,查核收養人的財力證明/良民證/健康狀態,也須參加親職教育輔導,最重要的是要撰寫一疊厚厚的資料-收養計畫表。陳俊儒笑稱,這個計畫表就像在寫自傳,是一個回看人生的過程,還需要把自己的價值觀攤開來供人檢視是否為一個合適的家長。期間,也會需要填寫收養期待表,孩子的性別、年齡、來源,需要振圍、俊儒與兩人原生家庭充分溝通,能不能收養身心障礙的孩子?或者是否願意收養棄嬰?光是收養條件的考量,就是一個漫長的思考過程。

接下來進入到審查與媒合的階段,又遇更嚴謹的審核機制與身家調查,期間兩人更是需要向雇主出櫃來爭取育嬰假。同時也需要更細緻的擬定照顧計畫,包括主要照顧者、備位監護人、衝突因應、社會支持系統、孩子的身世告知、兩位家長的性別角色……等,振圍與俊儒不諱言,評估過程相當辛苦且充滿壓力,特別是收出養機構鮮少有同志收養的經驗,審核更加嚴苛,這段期間,兩人也不斷問著自己:「我們可以當個好爸爸嗎?」許多異性戀在當父親前不一定能做到這麼多自省及準備,同志收養,卻是重重的未知與考驗。

將近兩年後,總算迎來好消息,媒親資格審查會議上,兩人的收養申請通過了,一位四個月的寶寶媒合成功、等待出養。這時候,振圍與俊儒也快速地買了一間房子,這個房子的空間夠大、生活機能也好,適合兩人與未來的孩子一起居住,從家的擺設、裝潢、嬰兒御品、軟墊等防護措施近乎完美,兩人為即將到來的育兒所足準備,讓孩子能在一個安全的空間下成長。

王振圍、陳俊儒與女兒「肉肉」一家三口

振圍回想起媒親的過程,想起生母願意把自己孩子出養,是一個多麼不容易的決定,不是不愛,而是多愛!這個孩子,即將重新進入到一個新的家庭,這個新家,承載了更多人的愛,振圍與俊儒對著孩子說:「歡迎妳來我們家,以後我們就是一輩子的家人了」。之後的6個月,振圍與俊儒進入了試養階段,兩位新手爸爸上路,開始過著極度忙碌的新生活。

爸爸、Daddy和女兒

兩個爸爸和女兒「肉肉」之間,隨著日子一日一日過去,從陌生到熟悉,已經離不開彼此。俊儒是爸爸、振圍是Daddy,肉肉常常笑、喜歡跟爸爸玩、也會跟Daddy撒嬌討抱抱,爸爸工作回來,肉肉就會非常高興地手舞足蹈,爸爸和Daddy,也會輪流為肉肉讀故事書,《一家三口》、《愛在我們家》兩本關於收養的繪本,也讓孩子提早閱讀自己的故事。看著孩子慢慢成長、牙牙學語,也有自己的情緒發展,兩個爸爸每每提到肉肉,雀躍、擔心、好奇各種情緒表露在臉上。

親情,就是這麼日常且單純。

王振圍、陳俊儒與女兒「肉肉」一家三口

育兒資源不嫌多

成為父親之前,振圍和俊儒著手建立親職群組,包括緊急討論的對象、可以聯繫諮詢的小兒科醫師、平日能一起討論照顧教養問題的家長,同時,他們也發現男性育兒資源不多,網路上都是「媽媽資源」、「媽媽經驗」,鮮少有男性與育兒的經驗分享。成為父親之後,體驗更深,即使兩個爸爸推著嬰兒車走在路上,陌生人也會問「媽媽呢?」、「這是誰家的小孩」,也凸顯社會文化對男性育兒的想像貧乏。更不用說無障礙空間、親子友善廁所等硬體設備的不足。

至於許多生養過孩子的家長一定很清楚,養育孩子是一件非常耗費體力、心力的一件事,且加上兩個爸爸養育女兒,也遇到不少質疑「女兒的教養問題」、「孩子會不會缺少女性典範」,為此,肉肉除了有振圍、俊儒兩個父親一起協力照顧之外,另外還有三個乾媽、兩個乾爸,女性成人照顧者,一直都陪在肉肉的身旁,肉肉不僅是振圍與俊儒的孩子,也是大家一起共同陪伴長大的孩子。

同志收養,未完待續

2020年1月,法院裁定收養通過,振圍與女兒總算成為法律上的父女。而振圍與俊儒也已在今年登記結婚。然而,《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》只允許同志配偶收養對方的「親生子女」,並沒有準用民法中夫妻共同收養的規定,所以只有在同志配偶收養對方親生子女時,對方親生子女不會停止跟本身父母的親子關係,但如果同志伴侶想要收養一個跟雙方都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,就會面臨「一個人不能同時為二個人的養子女」這個限制,使同志伴侶收養時,養子女也只能跟其中一人發生法定的親子關係,換言之,俊儒與肉肉之間,並沒有法定的親子關係。接下來的日子,振圍、俊儒除了好好陪伴孩子成長之外,也努力向外界發聲,讓社會更加認識同志收養家庭,消弭社會對同志生育孩子的偏見,同時也積極倡議,為孩子的最佳利益爭取修法的可能性。❤️

王振圍、陳俊儒與女兒「肉肉」一家三口

更多文章